時間:2010-04-08 來源:合肥網(wǎng)hfw.cc 作者:hfw.cc 我要糾錯
廬劇是我省主要劇種之一。流行于皖中、皖西廣大地區(qū),舊稱“倒七戲”。相傳,太平天國年間就有職業(yè)班社,以大別山民歌和江淮之間歌舞為基礎(chǔ),吸收了端公戲、嗨子戲、門歌等劇種的唱腔和劇目,有些班社又分別同徽劇、京劇合班演出,逐漸發(fā)展成為廬劇。其特點是唱腔比較豐富,表演樸素真實,劇目清新,語言通俗,具有濃厚的鄉(xiāng)土氣息。唱腔分主調(diào)和花腔兩大類,不斷用假聲演唱,稱“小嗓子”。演唱中有幫腔吆臺,其聲高亢遼闊,藉以烘托劇情,渲染氣氛。表演藝術(shù)樸實而活潑,打擊樂豐富,幾乎是一種戲一套鑼鼓經(jīng)。演員身段舞蹈在鑼鼓中進行。一般都站著唱,隨之做些表演動作;唱完一段后,隨打擊樂伴奏舞蹈起來,舞姿優(yōu)美,花樣翻新。廬劇劇目有大小200多個,其中《休丁香》、《討學(xué)錢》、《借羅衣》、《賣花記》、《秦香蓮》等劇目,取材于民間,有較高的藝術(shù)水平。合肥等地有廬劇團,曾在北京懷仁堂演出,受到好評。